文/小頓

DSC09097

 

最近幾年,因為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膨脹,帶給社會集體一種疲憊與如影隨形的壓力感,讓人們開始想念起過往單純美好的日子,因此懷舊逐漸的變成一種顯學,一種潮流,越來越多地方有意或無意的用著「復刻模式」經營管理,重新打造已經逝去的時空氛圍,提供人們一個可以暫時跳脫真實世界的桃花源。

台灣各處這樣的地方其實不少,老街、糖廠、舊聚落…等,都是這類空間的化身,而且也不難發現這些地方通常也都必然會走向商業化的經營,即便是府城台南也無法例外,在沒有財團資金或政府部門的支援挹注下,是否有穩定的財務收入來源絕對是營運這種場所的重要關鍵,雖說銀貨兩訖後,店家和消費者都皆大歡喜,但是購買只是支持認同某種文化或理念的其中一種方式,他是手段而非目的,我們看到了發展得非常成熟的手段(文創商品或紀念小物),但是目的呢?

也許是習慣了其它觀光勝地的商業模式,到園區裡參觀的遊客中,也有人曾建議過應該販售明信片或紀念品,然而林業文化園區既已通過環境教育場所的認證,教育的功能應擺在營利與吸引遊客的目的之前,因此設計具有林業文化園區代表性的文創商品和紀念品並非不可行,只是應該用於教育或解說相關的活動中,這比讓遊客排隊掏錢購買更來得有意義,並且也能夠透過紀念品數量的控管機制來形塑活動的獨特和珍貴性。 

 

由於林業文化園區仍是屬於開放式的空間,遊客在開館時間內可以自由的進出展館,與一般博物館較不相同,所以在解說的部份常有遊客會有額外增加場次的要求,這對館主們是一個蠻大的體力負擔,尤其在假日時遊客數量不斷湧入展館,在無法執行人數控管與預約導覽的既定政策下,一昧的接受遊客提出的要求有時反而會讓遊客產生一種便宜心理,長久下來不但養成遊客錯誤的參觀心態,也會損耗館主們解說的熱情。 

此次的台南研習之旅,我看見在地許多與園區相似又不相同的地方,無論是解說技巧或是文化氛圍,以及管理單位在政策上根本的不同,文化產業能夠有千百種可能,台南的博物館與文創小店的經驗不見得能完全複製在園區裡,卻也能給我們另一種思考的面向。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