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宜婷

民國13年,太平山森林鐵路通車後,羅東成為了當時的木材集散地。運材火車、貯木池、成堆排放的木材,四處可見的製材廠等,是早期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們印象深刻的記憶。這些林業景象交織成了羅東當時的生活意象。但隨著林業政策的轉變,林木禁止砍伐後,火車停駛了,周邊的製材廠一間接著一間關閉,而當時的貯木池也轉變成可供水鳥停憩的生態池了。

貯木池  

 

常聽到來到園區的朋友,讚嘆著這園區的美麗,但大多數人對於它早期的功能並不了解,更常有人誤以為這裡是金馬獎頒獎地點­­—羅東文化工廠。其實,羅東文化工廠的建築靈感主要也是和太平山林業的發展有關。因為建築師認為羅東這小鎮文化主要是根源於 早年的生活軌跡,因而串連了這地方的文化、歷史和居民記憶作為其設計的發想。

羅東文化工場  

 

或許下次有機會造訪文化工廠的朋友,可以試著站在它的大棚架下往上看,您會發現整個棚架就像是一個貯木池,在光影交錯下,彷彿看到上面漂浮著許多的木頭,就像是站在池中望著上方的浮木,慢慢地清鏘清鏘的火車聲或許會在您耳邊浮現….現在,就讓建築開啟您與歷史的對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