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想認識園區裡的植物〈烏

在園區裡有一些烏桕樹,其中環池步道上,森藝五館旁邊的那棵烏桕樹最讓我印象深刻,森藝館旁邊的環池步道有許多的穗花棋盤腳、水柳,但是烏桕卻很少,遠遠看過去就被他那像魟魚一樣的菱形葉片給吸引,陸羽在其詩句中曾提到烏桕,意思是烏桕跟楓樹一樣都是秋冬季節葉子會變色的植物,就讓我們一起來進一步認識『烏桕』這個植物。

當烏桕植株年老的時候,根部會轉變為烏黑顏色且外形似臼,故名為烏桕,因其富含蠟質,故又稱『蠟樹』及『木油樹』。

烏桕是外來種植物,不是台灣原生種,原產於中國大陸及印尼爪哇。烏桕是大戟科烏桕屬的落葉喬木,主幹粗大,枝幹細小,植株可高達十五公尺,樹皮褐色或灰色,外被白色蠟層,葉呈菱形,葉全緣,單葉互生,葉片表面有蠟質,摸起來光滑;秋冬之際,葉片顏色會由綠轉紅,葉柄頂端有一對腺體,當摘其葉,折斷枝條會有白色乳汁流出,此為大戟科植物的特徵。

開花季在夏季,花為單性花,雌雄同株,雄花密生於花序上部,花聚集而為穗狀花序,頂生,花的顏色為黃色,秋季結果,果實跟杜鵑花果實一樣為蒴果,綠色扁球形,外表有三個稜脊並有白色蠟質包覆,有白蠟果之稱,果實成熟為深黑褐色並且為裂開,花期四到六月,果期八到十二月。

烏桕全身是寶,也全身是毒;白色乳汁可做天然殺蟲劑,種子及假果皮外表蠟質可做蠟燭、肥皂,葉片可做黑色染料,烏桕可提煉製成固體酒精、甘油、油墨等等。

1.jpg

烏桕葉呈菱形,葉全緣,單葉互生

2.jpg

烏桕葉呈菱形,葉全緣,單葉互生

3.jpg

烏桕大戟科

4.jpg

烏桕的樹幹

5.jpg

烏桕的果實

6.jpg

烏桕跟楓樹一樣都是秋冬季節葉子會變色的植物

7.jpg

雄花密生於花序上部,花聚集而為穗狀花序

 

 

文圖:麗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