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713-1.jpg

園區貯木池畔有塊告示牌,提醒大家一些禁止事項,要不是掛在上頭的救生圈,許多人可能根本沒把這些警語看在眼裡。尤其前陣子久旱不雨,池中水位低到白鷺鷥都能站在水裡覓食了!太平山林場伐木結束40年,貯木池漸漸淤積陸化,很難想像原本兩三公尺深的貯木池,其實是暗藏危機的。

 

戰後嬰兒潮大爆發的年代,孩子生得多食指浩繁,大人們忙生計,操持家務,往往沒時間去顧小孩。孩子們也樂得沒人管四處野,而貯木池就是冒險的天堂了。這兒可以釣魚,游泳戲水,還可以玩驚險刺激的跳木頭。

0713-2.jpg

羅東林區管理處提供看老照片,才能解釋什麼是跳木頭?當時太平山砍伐運送來的檜木,會先浸泡在水池裡,一則方便作業,也可避免木頭乾裂影響售價。佈滿池中的大小原木,引來孩童在原木上跳躍前進直到對岸,這就是「跳木頭」

站立在會滾動的圓柱體原木上,若沒保持好平衡,上頭的人很可能會順著木頭滑落水裡。當浮木隨即併攏,水裡的人又沒力氣去撥開那根大木頭,最終就溺斃了!民國5、60年代,台灣伐木換取外匯的全盛時期,各地木材工廠林立,多數工廠也有自己的貯木池。不只是不知危險的孩童,當年也曾發生多起工人溺斃意外。園區貯木池有沒有發生過小孩淹死的意外?有的,而且不止一次。所以當時的父母,總會再三告誡孩子:「不准去跳木頭!」。不聽話的調皮小孩,被大人知道了,肯定要挨頓打作為警惕。有些原本住宿舍的員工,努力存錢到外面買房子,就是為了要讓孩子遠離這處致命的吸引力。

早夭的生命留給親人永遠的悲慟。逐漸陸化的貯木池,最終會留給人們什麼呢?

 

文/圖  福麟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