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陰涼潮濕的樹洞成了雙線蛞蝓的庇護所。
雨後,賞鳥步道旁水柳樹身的樹洞內生機盎然熱鬧非凡,十多隻雙線蛞蝓在忙碌了一整晚後聚在這裏準備休息,大家挨著擠在一起彷彿還在忙著分享各自的冒險故事。洞口粘得到處都是的透明黏液,正是蛞蝓活動留下的痕跡。
在陸地上生活和繁殖的貝類統稱作蝸牛,有些蝸牛選擇擺脫殼的牽絆,成了無殼蝸牛就是蛞蝓。蝸牛和蛞蝓大多數是素食的,只有少數肉食性蝸牛和蛞蝓以蚯蚓、或其他蝸牛為食。牠們多在雨後或夜晚活動,白天和乾旱的時候就躲在殼內或找個陰涼潮濕的地方休眠。蝸牛、蛞蝓是靠腹足爬行,為了保護腹足避免受傷會分泌特殊液體潤滑爬行路徑。眼前的雙線蛞蝓是以刮食樹幹或地上生長的藻類、苔蘚維生。
而這個讓蛞蝓棲身的樹洞是怎麼形成的呢?2015年8月蘇迪勒颱風襲台,強風豪雨造成園區樹木傾倒、枝幹斷裂,受損災情嚴重,這棵水柳就是當時不敵強風枝幹被吹斷了,園藝工班只得將擋道的枝幹截斷運走。由於枝幹截斷面太大,樹木的癒合組織終究無法包覆住傷口而讓腐朽菌趁隙入侵,木質部逐漸被分解成為現今的樹洞。可預見的是這個樹洞將會越蛀越大越深,最終大樹將被掏空而傾倒。
生老病死,成住壞空,本是生命無法逃避的宿命。水柳樹從種子萌芽就努力的活著,成長茁壯滋養眾生,無法癒合的傷口成了其它生物的庇護所,最終它還要將自己的軀幹奉獻給曾經滋養它的土地,讓養分循環再利用生生不息。面對這麼強韌無私的生命力,是不是既感動又佩服呢?
圖/文 福麟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